就在这个月,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正式启动,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公交、轨道交通纳入互联互通试点城市范围。
9年间,阿布列林年年被厂里评为先进生产者。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布列林坚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用自己无声的力量,默默无闻地在新疆大地坚守着自己心中一个朴素而有力的信念——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阿布列林登上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台。失火楼上居民无一人伤亡,王锋全身烧伤面积却达98%。在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阿布列林还看到1968年他们一行六人与焦裕禄家人的那张合影,已经被纪念馆永久收藏。初来乍到,阿布列林白天工作,晚上捧着法律书自学。阿布列林说:几十年来,不管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焦裕禄同志,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那就是‘我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我是党和人民的检察官,别人都看着我呢。焦裕禄精神充分体现着人民公仆的本色,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当地同志汇报,太原市采取了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举措,汾河水质逐渐向好,两岸绿化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总书记叮嘱:要管理好,不能让湿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猎、设网捕鸟。桌上摆着白面、红枣、红豆、黑豆,一家人正在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霍州年馍。2023年5月16日,运城盐湖旁,展台上放着洁白的河东大盐。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2023年11月12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在飞翔。
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如今,绿意正在点染这片黄色的土地。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在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总书记感慨: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考察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所在的兰考县,总书记前往坐落在昔日黄河故道沙丘上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宣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2022年金秋时节,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苹果园,一片丰收景象。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
总书记对当地领导干部强调。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
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如今,随着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治理水土流失的举措持续推进,曾经的沟沟峁峁已是树成荫、木成林。宁夏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自古有塞上江南美誉。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边的另一处农业重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的沙盘前驻足良久。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泱泱华夏风物,浩浩丝路长歌。
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市听取了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上游保护,中游治理,下游修复。
皑皑白雪衬着火红的窗花、春联和灯笼,让小山村更显祥和喜庆、年味十足。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
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来山西,总书记专程到汾河岸边走一走看一看。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正因为黄河的赐予,我们才拥有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
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2023年11月12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在飞翔。从眼前的灌渠,看到千年的基业。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也正因为黄河桀骜不驯,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才有了更加坚韧的品质、更加超凡的智慧、更加鲜明的特色。先行,既是敢闯敢试的勉励,也是深刻考量的定位。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这是开放和谐、进取奋发的时代注脚,这是旧邦新命、汲古润今的文化神韵。大河之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沿着蜿蜒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看望群众。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舀起鱼苗、蟹苗,放进田边水渠……在这里,总书记强调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保护好黄河水资源。
评论留言